2024年5月2日 星期四

煙花比煙火吸引

前一篇寫政府與旅發局發放節盛事新聞,放棄「煙花」,跟內地叫「煙火」,覺得可惜。我主要是從貪靚角度看,「煙花三月下揚州」、「去年煙花特別多」,花比火有更多美麗的文學聯想。

每月一次的「維港煙火及無人機表演」,若是沿用一貫的用詞,「維港煙花及無人機表演」,不是更有香港風味嗎?借用內地「煙火」一詞,或者也有實際的傳意考慮。這是為推廣旅遊,而目前維港煙花(煙火)匯演的中文推廣對象百分之九十九是內地遊客,跟隨內地叫「煙火」不是理所當然嗎?

考慮這個問題就不能太大路,要用另類思維。這個「另類」其實並不很特別,就是一般建立品牌的基本,要鮮明醒目如別不同。其他中文世界叫煙「火」,獨是香港有煙「花」,這一朵花就特別亮眼。

舉另一個未必完全切合的例子:現今內地遊客喜歡在油麻地警署外面「打卡」,試想像有人得到保安當局同意,設計一個「香港各區警署1日遊」,會是不錯的節目。主辦單位固然不會為方便內地遊客理解,叫這個團做「香港公安局1日遊」。進取一些,盡採香港特色,稱為「香港差館1日遊」,不是更吸引嗎?導遊還可以講解「差館」這個本地俗語,有文化趣味。

當然不是真的建議做團聚集一車一車遊客去看警署,但不妨作為例子,想像一下香港特色可以從頭想,大小不拘,沒有必要一味正確沉悶乏味下去。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27/4/2024刊出。

 


2024年4月30日 星期二

煙花,煙火

清明前後,想起童年時代的紙紮舖。不是別人的店,是爸媽開的。賣金銀衣紙,「元寶蠟燭香」,中秋有自己師傅做的紙紮燈籠,平日有殯儀用的紙紮私家車和大廈。農曆新年賣煙花爆竹,生意興隆。至1967年「暴動」,有人以煙花和爆竹的火藥自製「土製炸彈」,有恐怖傷亡。政府就此頒下禁令,民間不准放煙花。

上月政府與旅發局發放盛事新聞,忽然出現「煙火」一詞,媒體跟隨,令我擔心「煙花」很快會從香港詞彙消失,童年記憶將會缺了一片。

為什麼「煙花」變成「煙火」?政府發言人解釋,每月一次的「維港煙火及無人機表演」是有別於國慶和新春的煙花匯演。但香港從來沒有用「煙火」一詞代表小規模煙花的,「煙火」是內地用語。

台灣似乎也是叫「煙火」,可能這根本是正確書面語。不過詩詞文藝用「煙花」比較美麗,是不爭的事實。「煙花三月下揚州」、「去年煙花特別多」,如果改為「煙火」,都會失色。

語言的流動變化與文化強弱有關,回歸前香港潮語俗語北上,千禧年後內地潮語官方語南下,是大勢。不過強弱之外仍然可以有取捨標準。在香港流行的內地用語之中,我喜歡「港漂」「北漂」,日常會用「躺平」「裸退」,討厭「打造」「抓緊」。

「煙火」還是「煙花」?在我心目中,孩子玩的小仙女棒和龍吐珠還可以叫煙火,天上大大朵的一定是燦爛的煙花。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24/4/2024刊出。

 


2024年4月27日 星期六

還要「月旦」嗎?

這個名詞現在已經像古物,相信大學生也沒有聽過「月旦時事」。它也真是文言文。白話怎麽說呢?大概是議論時事,但月旦是含有褒貶評價的,不只是持平議論。

想起這個古老名詞,是在上月底23條立法順利完成之後,有人問會否對言論自由做成新的壓力?港大法律學院講座教授陳弘毅說,落實23條立法的《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範圍雖廣,力度也相對嚴厲,但相信因違法標準清晰,檢控會較罕見。他說市民最需要留意的,可能是煽動意圖罪的條文,但強調對政府建設性的批評和改良建議,不會構成犯罪。(《明報》,2024327日)

這是好提示,但也不容易。評論一般時事,如垃圾徵費、店舖「執笠」,不容易同時奉上改良建議;批評政府或內地的話,像謝議員議論「小紅書治港」、網友剝花生笑談杜拜王子、譏諷各種燒錢的盛事,負面又沒有建設性,一旦被認定是「唱衰」,離開「煽動憎恨」的指控可能並不遠?

「月旦」最初是指每月初一鄭重地做的事。每個月初用清水洗淨龜(殼)卜筮,以雞蛋摩擦祝福。(《史記·龜策列傳》)在晉代,有人每月發表對官員的褒貶,被質疑:傳統是每三年考核一次,評定升降遷調,怎麼可以一個月就進行褒貶呢?答道:三年是官方規定的考核制度,月旦是私下進行的考核。(《晉書·祖納傳》)

這只是質疑過於頻密,沒要求有「建設性」。如今天下筆如喙、尖銳像魯迅的月旦要式微了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21/4/2024刊出。

 

2024年4月24日 星期三

AI給見山的暗黑詩

三月最後一天是見山書店的最後一天。悶熱,天陰間中有雨。中午在港大,午饍後從般含道行去,沿差館上街的百級石級下山便至。這才是第二次來見山,卻似相識,因為曾建議一個訪港朋友把不知如何發行的新書直接帶兩本上去寄賣,有愉快的結果。

在這告別的一天生起一個詩的意念,擱著沒動筆,之後在Poe上面請眾多AI bots各做一首。輸入提示:「新詩200字,含:不要不服氣、求之不可得、見山、苦集滅。」作品紛呈,大多勵志卻乏味:「不要不服氣/心中燃起火/風雨中奮起/不讓自己墜落」(GPT 3.5);「見山依舊高聳入雲/但請不忘一切皆空/苦集滅度是覺悟/求之不可得」(Claude-3-Haiku ),等等。

獨是PennywiseAi跳出一首暗黑的,像幽靈說話:「不要不服氣,小孩子。讓我為你編織一首詩,一首關於見山和苦集滅的詩…」詩七節,選兩節。

我在暗處觀察著,

看著你的絕望與痛苦,

你的懊悔與憤怒,

真是美不勝收。

不要不服氣,小孩子,

這世界充滿著詭異與恐怖,

讓我成為你的噩夢,

讓我成為你無法逃脫的囚籠。


這太可怕了吧。我想著的詩沒有這麼陰暗,是關於甘和苦,尤其是甘。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18/4/2024刊出。


2024年4月21日 星期日

顧儀容直至最後

讀到日本厚生省一些統計日本人死亡的場所,死亡的之中,「自宅死亡」的比例,從2019年的13.5%明顯增加202117.2%,醫院死亡比例從71.3% 降到65.9%。在非醫院的護理機構死亡的比例也有上升。手邊高柳和江《生死自在》書中有1990年的數字:那一年在,全日本有75.9%的人在醫院去世。

這是好的趨勢。不是說在醫院離世就一定是不好的死亡,但得承認,不計病痛,生命去到最後階段,要保持基本上企企理理乾乾淨淨的儀容都不易,在病房尤其難。

高柳和江說,一些老人醫院規定,一入院,「女病人就得剪短頭髮,穿上統一的睡衣。整個病房就給人單調、毫無生氣的印象,住在這種地方,心情還會好嗎?」我心想,吓,穿病房睡衣也不接受?

有一個這樣的故事,作者還是實習醫生時,有一回負責照顧一個30歲左右的患胃癌的女病人。這位女士幾乎隨時隨地也保持易用儀態,躺在病床上也端莊優雅,頭髮梳得整齊,病房從來沒有絲毫混亂。她心想,這麼好的人,應該會有很好的臨終吧?但是後來病情惡化,病人再也無法保持病房的整齊,毛巾掉落在地上,人無力橫躺在病床上。到了生命末期,整個人顯得很「難看」時,她的丈夫對女兒說:「你們不要覺得意外,媽媽之所以變得如此邋遢,完全是因為生病之故。」

在日本文化,在人生最後的日子,儀容依然是尊嚴的重要元素。香港呢?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15/4/2024刊出。

 



2024年4月18日 星期四

畸形的醫療資訊同心圓

說高柳和江是「日本醫療女先鋒」不算誇張,她的文章直接面對病人和公眾,以曾在科威特行醫的視野,不時點評日本醫療文化的毛病。那是90代初,今天是否已經改善?一個重點是醫生權威地爲病人作重要的醫療決定,不予討論餘地。

她在1987年回國後,對日本醫療的觀察是,除了少數不怕病人東問西問的醫生,大部份醫療人員在面對病人的詢問時,都會不自覺地露出「反正你也不太懂」或者「連基本常識用語都不知道,怎麼講給你聽?」的態度。醫學書刊通常只刊登權威的成功案例,沒有患者的視角,也沒有對實際事例的完整介紹。這在癌病治療尤其嚴重,資訊傾斜向最新最厲害的醫療方法,病人很難確切掌握自己的病情,亦無法從主治醫生口得到。

高柳和江說,如果主治醫師總是不給病人選擇,病人可以選擇其他醫生,原有的主治醫生必須將病歷與資料交給病人。在90年代的日本保守的日本,這是前衛的觀念。

她談到一個例子,日本有一個名嘴,因胃癌的治療併發症而過世。在病情醫無可醫之下,醫生還為他「摘除內臟3公斤之多」,引起爭議。她問,為什麼到這一個階段,仍然不放手讓病人出院回家?當時醫學界開始有人提倡「醫療資訊同心圓」,她慨言,日本的醫療資訊同心圓是畸形的。

醫療資訊同心圓是一個現代概念,強調醫療資訊需要在醫療團隊和相關利益相關無縫互通,讓病人可以作最佳的護理和臨床決策。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12/4/2024刊出。

 

2024年4月15日 星期一

該出院便出院

高柳和江《生死自在》是101則對日本病人面對死亡的提示和提議,其中一篇題為〈該轉院便轉院〉,「轉院」應是誤譯,因為全篇講的是,即使在病患的末期,不得不住院,也不要放棄(即使是短暫告假)出院實現心願的機會。

有些病人知道自己活不久了,便灰心喪志。反正已經沒救了,還能做什麼呢。「我總是勸病人,想做什麼,不要客氣,盡量提出來。」高柳和江說。

「如果病人能親口講他希望做什麼事,最好不過。不然,用手寫也很好。」於是會發現病人的各種希望。日本的病人去世前會有什麼希望?有這些:

「想和家人一齊用餐。」

「想穿漂亮點,嗯!到飯店去喝茶。」

「想去看海。」

「我覺得好幸福。真是感謝大家……好想把這句話告訴大家。」

願望說了出來,就不要放棄實現的機會。高柳和江說,當然理解,有時候醫師正在為病人進行治療,實在不方便外出,但(當年日本的醫院)通常的情況卻是,會以院方沒有多餘人力照顧外出的病人或時間不允許等理由,一口拒絕。

高柳和江建議病人不妨多花點時間和院方溝通,或者仍有轉機。「畢竟與其躺在病床上等死,不如到外面痛快地過日子。即使不幸就死在請假外出期間,也沒有什麼怨尤。」尤其是,在一些迴光返照病情突然轉好的例子,不好好把握,病人可能真的要「抱憾終生」了。醫院還是不准,怎樣辦?乾脆辦理出院好了。她說。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9/4/2024刊出。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9/4/2024刊出。